|
. 回忆在陈毅身边 ---黄朝天(原27军副军长)
黄朝天(1915-1987),江西省兴国县东村乡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特科学校教员,排长,连长,干部团特科营连长,军事部作战科科长,独立营营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侦察科参谋、科长,警备四团参谋长,警备第七团团长,河南军区第四军分区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一纵队二旅参谋长,鄂西南军分区参谋长,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八旅参谋长,第三野战军二十军五十八师副师长、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参谋长、副军长,舟嵊要塞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江苏省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部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是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在1929年参加红军的放牛娃中,黄朝天很幸运,一到部队就被派到陈毅军长身边工作,当上了警卫员。陈军长对黄朝天的学习、工作非常关心,还经常叫马夫老王和警卫班的同志教他看书识字,并亲自帮助他――改名字说起改名字,还有段故事。
那是一个宁静安谧的夜晚,明月当空,繁星闪烁。晚风吹来一股股山花的清香,使人感到特别惬意。几个警卫员笑嘻嘻地围坐在一棵大樟树下,听陈军长讲斗争故事。突然,陈军长腰一弯,捡来一根树枝,递给坐在身边的黄朝天,说:“黄朝钿,把你的名字写给我看看!”
黄朝天一阵冷颤,深知自己喝的墨水实在是少,但他转念一想:到了警卫班之后,班里的同志都帮助我学习,陈军长也不止一次把着手教我写字,现在,总算能够在地上歪歪扭扭的划出自己的名字来了。由于月色很好,“黄朝钿”三个字虽写得不像样,但划得大大的,看上去很清楚。
看着这三个字,陈军长笑着问:“谁给你取的名?”“阿妈说,是族里的一个亲伯。”
“噢,看来你那族伯是老封建呐!”陈军长风趣地说。这一说,弄得黄朝天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睁大眼睛直愣愣地望着陈毅。只见陈毅左手在头顶上比划着,右手指着地上的“钿”字,说 :“在封建时代,有钱的女子插在髻上的一种装饰,就叫钿,是用金银珠宝做的,既不能充饥,也不能取暖,对咱们穷人没有用处,你为什么要朝它呢?”
听着陈军长的解释,想到自己这名字竟和老封建连在一起,黄朝天心里真有点不是滋味,便困窘地说:“军长,你给改个好听的名字,行吗?”
陈毅思索了一会儿,说:“改成朝‘天’,怎么样?”随即在地上划了一个“天”字,并解释起来。“‘天’字既好写,念起来也响亮。将来我们推翻统治阶级,让劳苦大众坐天下,在中国建立共产主义人间天堂,朝‘天’,就是朝的这个‘天’!你们说好不好!“好!”大家都为黄朝天改成这个饱含革命意义的名字而高兴。从此,“黄朝天”这名字就传开了。在陈毅身边的日子里,黄朝天在生活上得到的关怀也是无微不至的。第一次反“围剿”战斗中,黄朝天受伤后,陈军长送给他――三块银洋。
1930年12月30日,第一次反“围剿”战斗的总攻,在龙冈打响了。红军战士们犹如猛虎般地冲向敌群,到处是刀光闪闪,军号声声。而在白军中,号称“铁军师”的张辉赞部队却像捅了窝的蚂蜂,乱成一团。就在这枪林弹雨的总攻战斗中,一排子弹突然从山头左侧斜扫过来,黄朝天腹部中弹,鲜血直流。“快找担架。”扫视了四周后,陈军长指着附近的一个草垛说,“先躲在那里,等担架来了马上送医院。”说完,弯腰看了看他的伤,嘱咐着:“别紧张,回头再来看你。”转身朝枪响的地方走去。
睡在担架上的黄朝天,看到战斗结束后一队队鼻青脸肿、耷拉着脑袋的俘虏从身边走过,高兴得连伤痛都忘记了。这时,陈军长赶了上来,掏出三块大洋轻轻地放在黄朝天的手上,说:“朝天,把这带上,买点好吃的,补补身子。”三块大洋,这是陈毅几个月的零用费啊。在红军里,从军长到伙夫,每天都是三钱盐,四钱油、五分钱菜金,有时发上一块钱零用费。陈毅处处按原则办事,从不搞特殊。这三块大洋是他平时省吃俭用积下来的啊。又有谁能比黄朝天更清楚这三块大洋的价值呢。想到这,黄朝天连忙说:“军长,我用不着,还是……”“哎,黄朝天呀黄朝天,你这小鬼跟我客气什么,拿去好好养伤,争取早点回到前方来。”
紧握着那带有陈军长体温的三块银洋,黄朝天禁不住热泪盈眶。这难道仅仅是三块大洋吗?只有黄朝天才能掂出它的分量。他知道,这三块大洋不但能体现出我们红军中亲型的官兵关系,还凝结着陈军长对一个普通士兵的深情厚谊,闪烁着陈军长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的崇高风尚。黄朝天深深懂得,陈军长给他的不只是三块银洋,还有革命到底的信心、勇气和力量。
伤愈后,黄朝天又回到了陈毅的身边。对黄朝天这只受伤的“小鸟”,陈军长更是宠爱有加,特别是在学习上关心至极。他在瑞金红校读书时,陈军长为鼓励黄朝天,就曾送给他――
一支钢笔和一本笔。
1932年10月的一天,正在办公室伏案疾书的陈毅,对悄悄进来的黄朝天说:“送你去瑞金红军学校学习,愿意吗?”听说能去上红校,黄朝天有说不出的喜悦和感激。在警卫班里,陈军长就曾经常告诫他:“干革命没有文化不行,不识字的人,就像瞎子一样,文件书报看不懂,听课笔记记不下,领会革命道理就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学一点,加起来就多了,所以一天也不能放松学习。”
临走的那天,陈毅还循循教导朝天很多,对他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出了不少具体要求和希望。陈军长还掏出一个小本子,翻天扉页,拿出一支钢笔,写了几个字,笑着递给他说:“朝天,党组织送你上学,我这个无产阶级也没啥东西送给你,写下几个字,就算作临别的留念吧。”接过钢笔和本子,看着那刚劲有力的字体:努力学习,做一个好学生。 陈 毅
黄朝天心潮澎湃,思绪万升,转身向陈军长敬了一个军礼,说:“军长,我一定好好学习,做一个好学生。”“好啊!”陈毅军长语重心长地说,“说实在的,送你去上学,我也舍不得,但这是形势的需要。你们年纪小,接受能力强,应该去学习,不能老守在当官的身边。”停了一会儿,他又鼓励黄朝天:“你这小鬼,聪明活泼,嘴巴也能讲,学习好了到连队去工作,给战士们讲革命道理……”“学习完了,我还回来跟着你。”“能回来,当然更好;不能回来,也不必勉强,干革命要跟党走,不能跟人走。你是共青团员应该处处听组织的话,将来把你分配到哪里,你就痛痛快快去那里。革命嘛,到处是家”陈毅深情地嘱咐
告别陈军长,黄朝天奔向了红军学校。
黄朝天生前著有《党啊,我的母亲》。
[bobomusic=1]1770255824[/bobomusi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