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341|回复: 2

从第二次靠山屯战斗说开去(2)【原创】

[复制链接]

191

主题

261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上校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10799

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二级解放勋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15-6-19 16: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第二次靠山屯战斗说开去
(2)

说到这儿,举一例我军比钟伟还钟伟的战例。解放战争中济南战役,我华野9纵司令员聂凤智,将华野给9纵的命令上,“助攻”改为“主攻”。钟伟用电报顶撞上级,费口费舌;聂中将来个装聋作哑,呵呵,比钟少将是棋高一着,到底中将比少将多一花呢。别看这聂凤智小学都没上过,读起书来可是一本一本的,上街上转悠,他能买回一套《鲁迅全集》。果然,这文化高就是不一样,知道这一“主”和那一“助”的不同。打起来后,这助攻的东集团9纵打得比主攻的西集团3、10纵都凶都猛,打得济南国军守将王耀武是顾东不顾西。结果打出个中央军委命名的“济南第一团”,这可是中央军委在建国之前唯一的一次命名“第一”,——也是个好战分子。可是这个“聂好战”等打到了上海,就“宁要资产阶级的楼房,不要无产阶级的士兵”,(聂的政委刘浩天语)严格遵令不用火炮,打出个“军政全胜”的27军。这也是打仗积极主动的战例。
说真的,第二次靠山屯战斗在解放战争众多战役、战斗中可能实在算不上是最优秀的战例,但是试想一下,如果钟伟服从东总的命令,东进到大房身,置侧后敌71军87、88两个师于不顾,去和敌新1军的5个团较量,不说吃亏,就是打成对峙,也是要命的事:71军两个师,切断你5师的退路,包你的饺子,足足有余。71军军长陈明仁这个国共双料上将,也不是吃素的。东野老人恨他恨得牙根痒痒,不是没有道理。他如果挥兵尾随我5师,和新1军也打一“围点打援”,想想是不是有点后怕?
这一仗打出了三下江南战役的胜利,三下江南战役和四保临江战役的胜利又扭转了东北战场的局面,自这一仗之后,国民党东北剿总副司令杜聿明将军的胆子就被打没了,为啥呢?因为3月8日,东野我军行动时,他老人家在德惠刚和新1军军长孙立人交待完布署,要赶回长春。路上与我军相遇,杜将军亲自指挥他的警卫部队拼死抵抗,我军也不知是那支二杆子部队,也没看出是国军高级将领的车队,只是急着赶路,以小部队包围,大部队不理老杜将军的茬,否则,老杜要早两年进我战俘管理所了,呵呵。从此老杜就小心谨慎多了。但也挽回不了东北国军的颓势,从此,国军走上下坡路,我军就越打越兴了。2纵5师这下子可露脸了,东野头等主力师非他莫属。
话又说回来了,如果大房身有我军被敌新1军包围,那么钟少将可就要拼老命东进,最多留个把团迟滞敌71军,可惜历史的天平总不中意蒋介石。
还要说一句,钟伟之所以能说、敢说、能做、敢做,也和他的上级领导的理智、开明分不开,纵队司令刘震,还有林彪,当然2纵政委是吴法宪,可他管不了打仗的事,还没到文革他发飚的时候。试想如果上级嫉贤妒能,独断专横,你十个钟伟又如何呢,望“败”兴叹吧,可能贬林彪的人不爱听,但这是大实话。“机断专行”和“独断专横”差不了两个字,可意义差得远了去了。一般说来,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是形影不离的孪生兄弟,优点过了一点点就成了缺点。1949年8月,也是这个钟伟,已是我49军军长了,在追击长沙起义的叛军时,在湖南青树坪陷入白崇禧部预谋的伏击圈,吃了大亏,轻敌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再来一战例,在1949年的衡宝战役中(大概离青树坪战斗不到两月),钟伟的友军第45军135师师长丁盛,由于在急行军中没接到四野总部要他停止前进的电令,按原部署直插白崇禧的纵深——灵官殿,这阴差阳错打出个中心开花,打通联络后,林彪要丁盛将错就错,钉在白崇禧的心脏部位,坚守阵地,等待我军四面包抄。丁盛的135师顶住了白崇禧部5个师的攻击,我四野主力蜂拥而上,吃掉白崇禧的四个师近3万人,也是一“围点打援”。不过,这一仗是忙中出错,丁少将没接到电令,与钟少将抗令是不是不可同日而语。战争之所以吸引人的魅力也在于此,多少个偶然,多少个没想到,多少个出人意料,和体育比赛是不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丁少将后来在南京军区据说是犯了错误,这和衡宝战役无干,是后话了,只是觉得可惜了。
2纵5师这个东野头等主力师也是出将星的地方,据不精确的统计,除了钟伟以外,还有政委王凤梧、贺大增(1955年的少将),加上当时的三个团长一个营长:15团团长颜文斌(1964年晋升少将),14团团长团长吴国璋如果没牺牲肯定是将军,13团代理团长汪洋将军(1964年晋升少将),营长王扶之(1964年晋升少将)。2纵5师后来是我第39军116师,除了解放战争的彰武、义县、锦州攻坚战外,朝鲜战场上云山一仗,更是打出了军威国威,痛歼美军精锐骑兵第8师8团。——钟好战分子终于带出一帮小好战分子。
第二次靠山屯战斗比第一次打得好得多了,第一次有3辆坦克助战,5师也没占什么便宜,反而打得蹩手蹩脚;第二次没有坦克,又是在遭遇中接敌,仗也打得急急忙忙,却是打得漂漂亮亮。原因何在呢?钟伟的部署当然有关系,但第一次也是钟伟指挥啊,那么原因就在战士,在士兵,是士兵不一样了,第一次士兵不讲战术,确切地说是不懂战术;第二次学了“一点两面”、“四快一慢”、“三三制”、“三猛战术”,加上又打了将近半年的仗,这些小兵们也学精了、打精了。可见毛老头说得没错——“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战争的最基本的元素是士兵,当官的再能干、再聪明、再英明,指挥、部署再怎么滴水不漏,士兵们不用命、不积极,你当官的哭天抢地也没辙。可是,军史战史上说到战士的事迹就比较少,或者说比当官的、当大官的要少,留下姓名的就更少了。一部《四野战史》六七十万字,使足了劲翻了翻,士兵的事迹和姓名青史全留的只有两个:一个是打锦州时舍身炸地堡的2纵5师15团3营8连战斗组长梁士英,后来锦州人民纪念他,以他的名字命名他为之牺牲的那条路。另一个是在辽西会战中,杀进胡家窝棚廖耀湘兵团指挥部的3纵7师21团3营8连2排长任炳全(还不是士兵),这个排全部牺牲,这段史实也是七八十年代才发现。据说是要拍电影《大决战》,采访当年的老人们,从老人们尘封多年的心底挖掘出来的。当然史书不可能记录那么多的士兵的事迹,那要多大的篇幅,但是人们应该记住他们,战史和战绩是他们创造的;甚至许多高级将领都是从他们中间走出来的、打出来的。我们的战争影片和电视剧应该有他们的一席之地,有他们的英名,而不是只有领导人和一些高级将领在指手画脚,让后代们以为仗竟然就是那么打的。
这里不得不提《兄弟连》这部书和电视剧,作者斯蒂芬·E·安布罗斯采访了一二十位101空降师506团2营E连的老战士,主角是士兵和中下级军官,那些大人物一个没有。作者在前言中说:“这场战争太大(指二战),人物太多,著名的和不很著名的将军和政治家不胜枚举,人们对艾森豪威尔、对盟军最高统帅部、对罗斯福及其统帅部、对二战的战屡等等方面的书籍已经厌倦。人们的兴趣已经转向参展的陆海空军具体人员,想要知道:他们做了些什么?怎么会这样做的?”人家的史书是以人为本,不论你级别如何。诺曼底空降中,那位82空降师挂在教堂尖顶上的伞兵,在军史馆中不仅有名有姓,而且还有一场景模型。这位士兵挂在教堂上,旁观了这场战斗,受了点轻伤,美国人拿他当英雄。咱们的梁士英比他强吧,任炳全比他更强吧。呵呵,如果这位老兄在中国,英雄的边都沾不上,别说在军史馆中留名留姓,情景再现了。
       有人说钟伟当了49军军长就没打什么好仗,这话要分析,49军前身是东野12纵,组建时间较短,是1948年初才组建的,由独立2、4、5师编成的二线兵团。钟伟的那句“鸡头凤尾”的话显然是托辞。试想:谁不愿在主力的主力干,到二线兵团作冷板凳,是钟伟这号好战分子真心愿意的吗?没办法,只好去。林彪到底不是黄克诚,钟伟敢在黄老夫子前耍赖,“林总”面前他不收敛一点行吗?这一去就不是鸡头了,而是鸡尾巴了。林彪大概想让一头狮另一群羊,可真的是要把羊群变成狮群,就那么简单吗?就是变也要花时间,对不?这又应了在前面说的,兵不行,将再能也没用的道理。当然,钟伟在青树坪失利。轻敌也是原因。5师后来在朝鲜叫39军116师,打云山不是打得挺好?战斗力这玩意儿,真不是一两句话就说得清的。
组建迟的部队也不一定战斗力就差,比如,东野10纵,在梁兴初的带领下,黑山阻击战打的就不同凡响。打黑山阻击战时,10纵刚组建约一年,林彪之所以让梁大牙去是想让他带出一群狮子,加上部队骨干中有原359旅和北满剿匪的老战士。但是无论从部队编成或武器装备,10纵都不算是最强的。打锦州时,锦州两侧,一塔山,一黑山,塔山是4纵守,4纵可是主力。黑山10纵守,虽不是主力,但打出个主力的威风,打出个狮群来了。顶住廖耀湘兵团的攻击,堵住了廖兵团的西进之路,打出了不少英雄团队。还有,还是辽西大会战,独立2师,在左叶师长的带领下,堵住廖兵团去营口的路,拉开架子打,把缴获的重炮也拉上来轰,廖耀湘一听见有重炮,以为是林彪的主力,好了,营口也别想去了。所以战斗力这玩意儿,真是说不清。

       一些网友喜欢议论这个部队比那个部队战斗力强,还和文化程度高低联系起来。笔者以为,文化程度高低与战斗力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绝对的关系。国军文化比我军高得海了去了,照样是手下败将。不错,这话钟伟讲过,而且作为不愿听原国军将领讲课的原因。我军的文化程度当然要提高,但那个年代你想提就提得了吗?那为什么文化不高的打败文化高的呢?战斗力的因素很多,不能以文化高低作为唯一的标准。谁打败谁的因素也海了去了,一两句话是说不清的。
这里说个个例:
       聂凤智中将,大家都能说个1234,可是他在去山东之前,曾在延安干过抗日军政大学卫生所所长,领导一帮从欧洲“海归”回来的博士硕士医生。一个小学没见过门往哪开的农家子弟,管起了一帮大知识分子。这聂中将也有意思,干啥学啥,向人家博士硕士学医术,人家不屑,他就缠着人家,人家拗不过,就讲点常识,可没想到,聂中将记性好,今天一点,明天一点,真还学得像模像样。一天来了一病号,恰好医生不在,护士说找所长吧,他老兄还当仁不让,真给人家看起病来,还开处方,态度还特好,说这药吃了如果不好再换。医生回来后,他还一本正经的要人签字,俨然一个实习医生。没想到,这还真感动了一位护士妹妹——只身从成都到延安来的16岁的中学生何鸣,人家大户秀女,为追求自由民主参加革命,后来成了将军夫人。
       说聂中将爱看书,可是真的。买《鲁迅全集》的事,是一穷教师在街头卖书,聂凤智他老人家把书看了半天,爱不舍手,人家穷教师问他要不,他不好意思地说,钱不够。人家教师也相信他,看他爱书,说你书拿回去,然后送钱来。回去后他让警卫员送钱,教师问,那人什么官?听说是军长,教师大感动,说这天下共产党不得谁得。
       聂中将爱学习的事很多老人都由衷佩服,郭化若将军是军内大知识分子,打济南前在曲阜开会,军委要华野一个月打完,准备打两到三个月。中央是留有余地。他听聂说,只要15到20天就攻克济南,一脸的不屑,端了杯水往聂凤智跟前一放,不无取笑、调侃、讥讽地说:聂老兄高见,敬你一杯。结果济南是8天8 夜打下的。郭将军在后来部署淮海战役的一次会上向聂将军敬上一杯茶,真心实意地竖大拇指:老聂真是高见,佩服佩服。同样是大学生出身的仲曦东少将,当过聂军长的政治部主任,说聂刚接手空军时,看苏联专家给的飞机资料,一看就是一宿,一大本一大本的,就这么记啊背啊。苏联人还考试,不到90分不让毕业。聂中将真的还过来了。这仲少将是大知识分子,和聂中将这“文盲”配合得还真好,中将部署完,放心交给少将,少将别看是政工干部,打的仗让中将放心。
       福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后又任过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的谢斌少将,见过聂中将在朝鲜指挥我空军作战,他说空军最能打的是聂司令员。和美国人打交道多了,人家也看出点门道了,只要聂值班指挥,美军就警惕:当心,老头子当班了。——是演义还是真的,不得而知。
       这些文化不高的将军爱学习的事,我军可不少,绝对是我军的骄傲,也是我军之所以可以文化不高打败文化高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618

帖子

276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67

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15-6-19 16: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发贴辛苦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

帖子

47

积分

陆军列兵

Rank: 1

积分
47
发表于 2015-6-19 21: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一见的好文章,楼主辛苦了,希望多多看到这样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华野九纵史研究

GMT+8, 2025-1-11 21: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