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228|回复: 1

【原创】 烟尘不掩履印痕 (19) 朱日和

[复制链接]

146

主题

697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上校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10574

渡江战役胜利纪念章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22-3-5 12: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坦克手 于 2022-3-5 12:59 编辑

【原创】
烟尘不掩履印痕
(19)
朱日和



    现在的朱日和,早已因是亚洲最大军事训练场地而广为人知,甚至成为那个著名训练场专属名称。早在1977年我团第一次带装备进驻训练场驻训时,那还是个紧挨敖包山只有场部几间房,管理几口井,参训部队全部搭帐篷宿营的简陋状态,只有那一望无际的广袤草原是它最宝贵的财富。从那年开始,我团连续7、8年每年都去驻训,在那片曾是成吉思汗扬鞭挥戈的古战场上练兵。
    在朱日和训练场驻训,是军区统一安排。全区坦克部队全年组织三批进驻训练,每批4、5个坦克团训练40多天。要在那里完成n次教练射击、1次战斗射击、n个连(营)次战术演习、连行军和强行军、高射机枪对空射击等重要课目训练。各团还会结合自己单位实际情况,在上述训练课目之外,安排抢救抢修、强行军大休息时的车辆检查保养,以及轻兵器射击、手榴弹投掷等其他课目训练。反正,在那里几十天时间一会儿也不闲着。


    一、朱日和


    朱日和,蒙古语“心脏”的译音。
朱日和镇,内蒙古自治区一个行政镇,铁路集二线、国道、高速路穿镇而过,朱日和站在镇西不远处,部队训练场在镇西较远处,来驻训的部队装卸载和主副食采购补给都要到镇上来。
    铁路朱日和站不一般,其主线外的站线格外长,尤其适合大换长军列停靠和装卸载。一到驻训季节,小站特别繁忙,有时2个坦克团都在站区集结,1个团军列到达卸载才卸空,另1个团接着开始装载,不多时再次发车离开。


1.jpg
图1  朱日和火车站,有站台、站房、站牌、站线,没有站区围栏。


    野营驻训期间,难得放假休息1天,有急事要办的干部、战士搭买菜买粮买副食取报纸拿信件送病号的便车到朱日和一游,有急事的到邮局打电报,有嘴馋的路边吃羊肉喝羊汤,返回时个个精神焕发。


    二、朱日和训练场


    现在的朱日和训练基地在1970年代时并不是全军陆军各兵种训练场,而是军区装甲兵部队训练场,场部编制不大,人员不多,每年只在冬季过后开始接纳坦克团驻训,主要解决部队驻地训练场地满足不了坦克团年度训练要求的问题。那时也就北京军区坦克团开展野外驻训,可见其抓训练真干实干的精神状态和实际行动。其他兵种冬季野营拉练,坦克团即野营拉练也野外驻训。
    基地在朱日和镇西面,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和香港特区面积相当。最早,原军委装甲兵司令部老前辈选中这个地方作为装甲兵部队师、团战术演习场地,多年后交由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部管理,每年组织所属坦克团入驻训练,解决部队驻地缺少连以上战术训练场地、战斗射击场地等战备训练遇到的困难,对提高坦克师、团作战能力起到很大作用。
    首先,场内地形多样,有沙漠、草原、山地、沟壑等各种地形,非常适合部队战术训练。其实这也是装甲兵老前辈选中这个地方的初衷,为坦克师、团找个战术训练场。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坦克部队进行“三大技术”高梯次课目训练,营、连战术训练等综合训练场。
    其次,场地宽广,训练容量特大。可以同时供多达5、6个坦克团围着场部敖包山展开宿营,指定水井和拉水时间取水供部队生活使用,划定界线开展各课目训练。营(连)行军、强行军都有足够的路线和长度供选择。真是个坦克部队“天高任鸟飞”的好场地。但是,尽管场地辽阔,为了保护地表植被尤其是那种水草茂盛的草甸子,场部也不准坦克随意乱跑,只准在几条已有的跑道、演习区、射击场上训练。
    第三,可根据训练需要临时设置相关场地。如战斗射击只要指定射向即可实施实弹射击,而不用考虑被弹面、跳弹、射击方向上有人畜等问题即可保证安全;高射机枪对空射击只需在指定射向上射击,不用考虑高空有飞行物等情况,白天放飞气球,夜间放飞“孔明灯”即可开打;营、连进攻演习带实弹射击的话,也可在指定方向上、在各战斗时节进行,最后来个全连集火射结束。
    就说高射机枪对空射击训练吧,如果只进行对地面目标射击的话,丢弃了该武器装备在坦克上主要用于对空射击的主要用途,难以体验到对空射击时的“弹道刚性原理”,利用瞄准镜视场内不同直径同心圆掌握提前量的方法等,也就不会制备氢气灌装气球、自己动手制作简易“孔明灯”放飞等。
    第四,可进行带战术背景的一些技术训练内容,如驾驶专业中的“单车(或排)向既定方向驾驶”、连行军、连强行军等,射击专业中的教练射击、战斗射击、高射机枪对地面目标射击和对空中目标射击等,通信专业中的运动中通信、营连组网通信等。坦克兵训练受地形条件制约严重,正是这些训练课目在内地受驻地周边地形等多种条件限制而难以进行,妨碍坦克部队训练水平的提高。
    第五,也是场内地幅宽广、地形相对平坦带来的缺点,就是地面参照物稀少,迷路的事经常发生。尽管场部在近旁敖包山顶三脚架上挂了个长明灯,昼夜不停地指示着确切的点。不少人就是看到了三角架和长明灯,夜间训练返回也迷路走不回来。许多单位给连队改善伙食,晚上出去打兔子,打着打着就迷路回不来了。


    三、铁路输送


    到朱日和驻训,铁路输送是第一个训练课目。我团一般采取将教练车全部交由1个营使用,统一组织指挥带车实施铁路输送,直属分队也是只带部分常用装备参加驻训,全团2、3列。驻训返回时坦克交由另外1个营组织指挥带回来,这样一来一回就有2个营得到铁路输送全过程训练。不带车的营连组织人员铁路输送。


2.jpg
图2  高平火车站顶端站台,部队铁路输送都在这里装载、卸载。


    装卸载分别在高平站、朱日和站进行,两头都是顶端站台,相比较而言,高平站的顶端站台站线不如朱日和站的长,站区也不如朱日和站宽敞。长有长的好处,短有短的优点。坦克正向(向前行驶)装载或卸载,站线长短都可以,要是反向(坦克向后倒驶)装载或卸载(主要会在卸载站出现这种情况)的难度就会增加一些,如果遇上夜间装载或卸载,难度又要提高一个级别。
    有时,团里会结合装载或卸载进行搭建临时站台的训练,最简便和最经典的是57根枕木搭建顶端站台的方法,至今不忘。但可能不适合现在动则50吨重的大家伙。
    从高平到朱日和,铁路输送路线多从新乡、石家庄、北京丰台、沙城、张家口、大同、集宁这条线,在丰台军供站停车吃饭,站台上还有卫戍区的岗哨,因为我们不仅带了坦克,每人还带了轻武器,到了卫戍区的地盘当然要受他们管理。
    沿途经过许多大城市,这对入伍后就在县域范围内活动的干部战士来说十分具有吸引力,参加驻训的热情高,连队让留守在家都会闹情绪。坐上军列也都抢着在坦克上押车一路宁愿风吹雨打吃煤灰,而不愿意在闷罐车里待着,饱看一路风景,值!
    途中到了军供站吃饭可热闹了,总觉得军供站大锅饭特别好吃,可能是换了口味的关系。在军供站停车接到下车命令后,人员陆续下车集中到站台,各连在指定地点吃饭。老兵有经验,第一碗盛的饭菜少一点,吃完再盛就满满地压实一碗。而新兵不知就里,第一碗盛得满,吃完去盛第二碗时没了,还没吃饱。吃一堑长一智,下回就学会在军供站怎么吃饭了。
    老司务长也有办法,事先报几个病号饭,到时候就有一小盆鸡蛋面条送来。押车的人装满第二碗就上车去了,检查坦克固定情况,尤其是枕木、扒钉的情况。


    四、履带行军


    铁路输送前后的履带行军,对担负带车任务的坦克营、连来说更加重要。事先由教练车所在单位保养检查,技术状态完好后交给带车单位,但教练车驾驶员跟车保障,落实“助教跟车”制度。
    在高平,从驻地到火车站的路途不远但麻烦,柏油路面要用草袋子铺垫,路口放调整哨,车站放警戒哨,顶端站台处的进出道路狭窄,人员进出、小件运送都不方便。朱日和站方便一些,出站、编队、行军一气呵成,利索得很。朱日和火车站到训练场有2、30公里,第一次去没有引导肯定会走错路。道路就是草原上跑出来的,没有什么路基、路肩、桥梁,路面就是沙土,晴天扬灰,雨天淌水。就是可以撒野,第一次到大草原上开坦克,常有人不适应,跟不上队。


    五、帐篷村


    驻训时的内务设置也是不比赛的比赛,每批驻训团队4、5个,我们多和其他军坦克团同批进驻,也有和坦克师一批的时候。无论和哪些坦克团在一起驻训都是无声的比赛,比帐篷村布局、帐篷村内小环境建设、帐篷内务、厨房厕所设置和管理等,还要比坦克临时车场设置和管理,各项内容场部都会组织检查和讲评。


3.jpg
图3   站在场部敖包上看帐篷村和临时车场。


    帐篷村设置大多相同,都是中间有块空场地留作出操、集会、看电影,团部机关的棉帐篷在操场正面,操场两旁是连队的单帐篷,靠近操场的是连部帐篷,后面依次是各排、炊事班,最后远远的是临时厕所。各连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动脑筋想办法,把压帐篷的土整得平整光滑,帐篷旁垒上土台子放脸盆和洗漱用品,台子侧面用石子镶嵌成标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美化环境。


4.jpg
图4  帐篷村里的排球场。


    驻训时业余生活单调,但没有料理菜地等杂事,可以空出时间开展问题活动。有的连队还准备了排球网,踅摸一块空地支起2根杆子拉起网,地上也不划线就开打。


    六、强行军


    坦克强行军起码要达到一日200公里,这在内地很难找到合适的行军路线。我团多次在朱日和驻训期间利用那里广阔的场地进行坦克连强行军训练,训练长时间、高强度履带行军能力,途中有大、小休息及车辆检查、损坏坦克现场抢修等训练内容。这个训练科目对人员体力、坦克技术状况都是极大考验。


5.jpg
图5   坦克连强行军。


    1980年那次驻训我是9连技术副连长,参加坦克连强行军训练,副营长带着我们几个连技术干部随队保障。途中有坦克跑掉负重轮,平衡肘耷拉着影响行驶,把我留下处理。我仔细查看后决定把那根平衡肘拆下甩在坦克上带着,坦克少个负重轮继续跑。


6.jpg
图6  野外抢修坦克,使用连队自己的独杆吊、手拉葫芦,整体吊出变速箱,维修主离合器。我站在上面。


    常言道“祸不单行”,大休息时发现有辆坦克主离合器打滑,外面没有甩油部位,判断是里面密封毡垫失效所致,甩出来的是主离合器轴承润滑油脂,甩到摩擦片上引起打滑。当时就采取吊出变速箱更环毡垫的方法处理,由于准备充分,独杆吊放在本连教练车上带着,2小时不到就处理完,掉队时间不长,最终只晚到半小时不到。


7.jpg
图7  大休息检查保养坦克,加添油水,排除故障。


    强行军的大休息安排在中午,除了吃饭,车歇人不歇,检查车辆,排除故障,加添油水。不远处牧民点有个小卖部,1个蒙古族汉子赶着牛车来买点灯煤油却没有带油瓶,只见他买了2瓶酒,估计是“闷倒驴”那样的烈性酒,一口一口像喝水一样喝下去,空瓶子打上煤油,上了牛车赶回家,不见醉态,只见脸上稍有红晕。长见识。


    七、战斗射击


    战斗射击,是坦克部队年度最重要的训练课目,没有之一。对于坦克射手来说更是“一炮定乾坤”的训练课目,每年17、8次教练射击就是为了这1次战斗射击做准备。在朱日和驻训期间,几乎每天打枪、打炮,都是围绕战斗射击展开。
    朱日和场地很大,大到打炮打不出它的地界!因此,战斗射击不用寻找被弹面,不需设置警戒哨,按场部规定的射击方向设置跑道、开始射击线即可,尔后本团自己确定射界、开挖捡靶掩蔽部、制作爬犁安装运动靶,各连按计划前去打靶。


8.jpg
图8  简陋的战斗射击指挥所,3个人,1部2瓦台,1部电话单机,1个望远镜,1个警报器。


    坦克射击运动靶,在驻地靶场是设置在铁轨靶车上,在铁轨上运行,正反两个方向都可运行。每个射手射击时只显示一次,或正方向或反方向,两头有土堆掩蔽。在朱日和没这个条件,采取靶标设在角铁焊制的爬犁上,两头各安排1辆汽车、500米细钢丝绳拖拽的方法。这方法汽车驾驶员胆小不行,后来换成装甲车。装甲车和指挥所单独组网通信,以控制运动靶运动和停止。其他各靶用电话单机组网通信控制靶标显示和隐蔽。


    八、连进攻战术演习


    战术演习是驻训期间最重要的训练课目,这是大多数坦克部队在内地营区很难找到合适场地进行的训练课目之一,但又是《训练大纲》规定的必训课目。


9.jpg
图9  连进攻战术训练,时任3连连长的杨章焕在沙盘前给全连上理论课,讲解战术动作。


    我团具有很扎实的战术功底,移防山西前在南京军区长期担任军事学院战术教练任务,多次参加军事学院组织的师团战术演习。


10.jpg
图10   成战斗姿态向作战地区开进中的坦克连。


    团对战术训练十分重视,从单车战术开始就抓得很紧,加上排向既定方向驾驶、连行军、运动中通信、连营组网通信等课目打下的良好基础,到了连战术训练时就像水到渠成一样,理论课、沙盘作业,以徒步代替坦克在现场边讲边做战术动作的训练,最后上车实车训练。团通常会抽1个连队最后带考核性质的实车、实弹演习,有时是上级抽考,都安排全团观摩,首长讲评,找出优点和不足。


    九、温都尔庙


    记不清咋去的温都尔庙,可能是搭便车几人结伴而去,在朱日和办完正事顺便看看去的,反正距离朱日和镇不远,可能6、7公里。
温都尔庙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和内地北方庙宇建筑形式相似,前后2个四合院相连,有原建筑存留。电影《红色之子·单刀赴会》在这里取景,说的是发生在这个庙的往事。


11.jpg
图11  温都尔庙。


    十、野营报


    野营驻训期间,连队订阅的《解放军报》、《战友报》要从高平转到内蒙古,滞后一周时间,团政治处办《野营报》就是连队干部战士的精神食粮。我们坦克团是一支军事、技术、政治都过硬的部队,组建时从三野各老部队过来的老八路、老新四军干部担任连、营、团各级领导,而且是有文化的干部。机关和连、营干部中,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很多,他们身上都有很好的政治品质,因此团的政治工作传统好,每逢重大任务,政治机关都会及时进行现场宣传鼓动工作,临时广播站、团战士宣传队演出、各连战士宣传组汇演、编辑“战斗小报”等。


12.jpg
图12 (28军)坦克团政治处于1983年6月18日印发的《野训报》(第二期)。


    这张由“坦克团政治处”刊印,冠名《野训报》(第二期)的小报,出版于1983年6月18日。小报的红色报头鲜艳醒目,报头字是人工刻写在蜡纸上,其他文字用打字机一个一个打在蜡纸上的“套打”方法。红色报头和黑色文字用“套色”方法、两种油墨分两次印出来。
    小报版面划分很讲究,文章分成的“豆腐块”,按照重要性“拼”起完整版面。“头版头条”四周加花边,重要稿件标题下加花边以区别重要程度,文字稿不仅有横排还有竖排,丰富了视觉上的形式感。每篇文章都短小清新,战斗气息浓。每期还有照片和插花小图,一下子增加了小报的“文艺范儿”。
    小报内容军、政、后勤、技术都有,都围绕军事训练这个主题,涵盖了高梯次训练所有课目,如高射机枪对空射击、战斗射击、连行军、连战术,还有连强行军、带实弹射击的分队战术演习等。但也很注重抓部队的作风纪律建设、预防事故、政治学习,


    十一、乌兰牧骑


    在朱日和驻训期间,电影少不了,军区文工团慰问演出也会有,四子王旗乌兰牧骑小分队的慰问演出最令人难忘。他们是在旗领导带领下到部队来慰问演出,人数不多,演出节目却很丰富,不计较场地、布景、观看的人多少,演出都很认真。到我团驻地演出,草地上铺几张坦克篷布就是舞台,整个演出1个多小时。蒙古族舞蹈奔放豪爽,马头琴琴声悠扬绵长,第一次在大草原上听马头琴独奏,意境完全不同于收音机播放。


13.jpg
图13  乌兰牧骑小分队慰问部队演出。(源自网络)


    乌兰牧骑,蒙语原意是“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那时强调文艺为人民,他们下基层、演红色节目,深受群众欢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65

帖子

1万

积分

陆军少将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19369

独立功勋荣誉章胜利功勋荣誉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22-3-6 09: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华野九纵史研究

GMT+8, 2024-6-28 18: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