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初秋,我因病自朝鲜战场回国,到了鸭绿江边,我跳下了后勤部的汽车,独自一人走在大桥上,没人知道我在想些什么。
我心里想的不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战歌,我在想,那猫也不过九条命,我怎么就活着回来了,我早该死了。
当时,我神魂不定,若不是桥上川流不息的汽车,我就栽进鸭绿江喂鱼了。
我的故乡在胶东半岛的文登。文登历史悠久,当年秦始皇东巡到这里,“召文人登山”而得名。
东鲁遗风至今在,十万人家读书声。这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任登州(今蓬莱)知府时的诗句,说的就是我故乡文登好学的民风。
到了清朝顺治年间,文登人参加科考,有7人同时中了进士,有的父子同榜,有的兄弟连镳,举国上下这才不禁连连惊呼:“文登学!”
文登人有学问。仅明清两朝,文登就有61人中了进士,是当时全国各县平均数的两倍。文登人最有名的读书人叫徐士林,后来当了乾隆皇帝的老师。
佩剑对弯弓,诗书瞭苍穹,这是家乡读书人的自古以来的追求。抗战爆发后,文登最先拿起武器抗击日寇的也是一些觉悟了的读书人。
1937年的12月,中共胶东特委领导家乡人民在天福山举行抗日武装起义,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不久(1938年的2月),在雷神庙与烟台来的日军激战,打响了胶东武装抗日的第一枪。
后来,起义部队到了蓬莱、黄县、掖县一带,创建了山东第一个抗日根据地。这个根据地,既有共产党人,也有国民党人,还有一些民主人士,这叫统一战线。之后,许世友将军从延安来到胶东半岛,直接指挥胶东八路军与日伪作战。胶东是八路的窝子。现在人民解放军序列里的27、41、31集团军,其前身都是胶东八路军。
雷神庙战斗在临近的牟平打响,牺牲了几十名战士,消息第二天就传到了文登。当时,我还在读高小,但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它让我懂得了家国情怀的道理。
我读文(登)荣(成)威(海)联中时,初一还没读完,在家乡一名地下党带领下,穿过数道日伪封锁线,辗转到了栖霞的北部山区胶东抗大,成了一名八路军战士。这一年,我刚满18岁。
胶东抗大隶属于延安抗大一分校。1938年年底,抗大在陕西延长县成立了第一分校。第二年年初,抗大一分校(对外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随营分校)从延长县出发,途经山西屯留县,来到山东沂蒙山区腹地沂南县。抗大一分校一大队继续东进,到胶东半岛办起了胶东抗大(抗大一分校第三支校)。
起初,胶东抗大设在招远县,由于日伪“扫荡”先后转移了五次,我入校时转移到了栖霞县蛇窝泊镇文石村。
这是我读胶东抗大期间白纸黑字立下的志向。不料,毕业后一纸调令,我成了抗大宣传队的一名文艺兵。我一心一意想上前线杀日寇,心里一百个不情愿,可我是军人,只有服从命令。
原来,胶东抗大刚成立了宣传队,急缺文艺骨干,我有文化、会画画,还能拉一手好胡琴,宣传队选人时第一个就选中了我。
来宣传队前,部队首长交给我的任务是“以文为枪”。当时,宣传队只有十几个人,虽然都有些爱好,但要排演文艺节目实在困难。我一天到晚琢磨着“以文为枪”这句话,受当地皮影戏启发,我想到了尝试制作“土电影”。
一天晚上,我找来一个放大镜,固定在硬纸壳上,再用煤油灯光照射,室内墙上立马映出了玻璃幻灯片。在抗大修械所工程师的帮助下,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制成了以汽灯为光源的铁制幻灯机。后来,我又对幻灯机进行了改进,研究出了同时放映一静一动两幅幻灯片的方法,让十分宝贵的战地照片和我画的美术画成了会动的“土电影”。
这个“土电影”,在胶东抗日根据地是首创。抗战期间,我虽然没当成杀敌英雄,但凭自己发明的“土电影”,当选为屈指可数的胶东抗大模范工作者。
胶东八路军有12个主力团,13团的团长叫聂凤智。他是胶东抗大的第一任校长,打鬼子灭汉奸有勇有谋,胶东最有名的大汉奸赵保原,就是被13团的部队击毙的。后来组建的华野9纵、27军,源头就是这个13团。
1945年8月,日寇无条件投降后,胶东抗大宣传队奉命调入华野9纵文工团,我的任务仍然是搞“土电影”。因为要搜集制作“土电影”的素材,我经常下部队到火线,时间久了,心里萌生了一个念头,有朝一日,能当上一名战地记者该有多好!
1950年10月,凭着在济南战役写的一篇战地新闻《七斤月饼》,我被调到27军《胜利报》社。没多久,27军奉命参加抗美援朝,我跟随一线作战部队入朝,成了一名副其实的战地记者。
(3)
抗美援朝十分仓促。1950 10月1日,美军越过了三八线,10月8日,金日成请求毛泽东出兵援助,中国迅速组建了人民志愿军。10月19日晚,彭德怀率领志愿军先期部队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北部地区。10月25日,不到一周,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就打响了。
27军接到自江南北上命令的那一天,正好是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庆祝日。当天夜里,我随27军部自浙江平湖乘火车到了山东的泰安。在泰安集结待命一个月,整个部队像在闷葫芦里闷了三十天,直到11月1日下午,才接到继续北上的命令。
那清一色的闷罐车,像是被憋疯了,喘息着,呼啸着,吼叫着,无论大小车站,一路不停,昼夜向前飞奔。
我所在的闷罐车厢,尽管全是27军政治部营职一下的官兵,但这是到哪里去,又干什么去,谁也说不清道不明,一切只能凭猜测。车厢里的唯一光亮是两盏马灯,晃来晃去的晕光,让闷罐车厢越发出奇的安静。
闷罐车到了山海关停下来,一名通信干部送上来一份密封文件,铁门又很快关上了。车过山海关,这才传达了中央军委10月27日16时的密电令:27军出兵朝鲜作战。
消息一经公开,闷罐车厢里像是炸来了的热锅,大家热烈地讨论起来。我清晰地看到,官兵们的脸上挂着不光有亢奋,还有凝重。
唯一的马蹄表的时针已经指向了22点,照纪律规定该熄灯睡觉了,可大家让尿憋的无法入睡,都在等停车方便过后再入睡。好在车厢内没有女同志,实在憋不住了的,干脆走到车厢铁门前尿起来。人人都知道这样不雅,可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
“咣当咣当……”闷罐车终于在一个隧道里停下来,大家有10分钟的方便时间。忽然,后面车厢底下有女兵在大声喊叫:“喂!请自觉一点,车下有人哪!”
喊声最响的是巴木兰。巴木兰是我在军文工团时的战友,事后她对我讲,文工团是男女同乘一个闷罐车厢,腼腆的女兵苦于无处小便,实在坚持不住了,有的竟盖着大衣,褪下棉裤,坐在自己的包裹上,让小便慢慢渗进包裹里的衣服上。
当听到车门被打开后,女兵们边纷纷下车,四处寻找方便的地方。隧道里的站台很窄,不时还有手电晃动,女兵们就齐呼啦钻到了火车底下。
车厢里的男人见女兵们下车了,迫不及待拥到车厢门口,对着门外尿了起来,都是二三十岁的小伙子,“哗哗”的尿声如水龙头一般。
最后一拨还没尿完,前面传来了开车的口令。火车下的女兵们一听急了,赶忙朝车门跑来,因为害怕掉队,就迎着骚气熏人的尿液登车。然而,七八位正在小便的男人,一时又刹不住,只好边尿边提裤子,硬是将半截尿憋了回去。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个个佯装什么事也没发生,引得车厢内一阵哄堂大笑。
巴木兰天真活泼,有什么话都愿意和我说。车到安东,她依旧忍俊不禁,笑着和我说起这件事。
我听过后,却半点笑不起来。因为凭多年的战争经验,我已经察觉到出兵朝鲜,将比八年抗战与三年内战还要残酷。
孙佑杰任华东石油学院政治部军代表时的留影
孙佑杰与韩国议员金弘一合影
孙佑杰访问韩国时与妻子在游轮上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