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儿时路:荣巷故里行(二)
齐物
第二编, 荣巷乡贤故人编
历来成事者,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的因素始终是第一位的。荣氏家族在近代中国的崛起和发展,亦可用这一条来注释。
我们出生的年代,套句现成话,予生也晚,要想拜识荣氏宗字辈创业祖先那是不可能的。就是荣毅仁副主席,除了子弟中极少几位如大鹏兄,绝大多数也没有什么机缘拜见。好在荣氏贤才远非限于荣老一支,近现代在海内外可说是贤俊辈出,就是在当今荣巷,杰出人材也不是用几根手指就够数的。荣氏和荣巷的兴旺发达,正是由众多荣氏和其他姓氏子弟共同合作创造的,按唯物史观,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推动的,正是如此。当然,荣毅仁老一支作为杰出人物和代表人物,贡献尤巨,这是毋庸置疑的。 荣巷的军里子弟在荣巷小学就读时,每个人的同班同学中怕都有荣家子弟,其中有的彼此交情好印象深;有的则可能交情一般印象平淡;有的则可能谈不上什么交情和印象,这些都是大实话,也属正常不过。这其中的缘由主要是由于文革打断了正常学业,孩童们本来玩心就重,大院生活又自成一体,课不上了,班里当然无法组织正常的各种班会集体交谊活动;大院孩子又有的是自个好玩的玩活,和院外同班同学疏离陌生了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不过话也不能一概而论,还是有些军里子弟和荣巷同学结下了很深的交情。到底有哪些子弟,这个不好代言,请各位慢慢回忆,自己来认领吧。按一般规律,年纪越大的子弟,和荣巷同学要更熟些,交情更深些。仅以荣巷小学论,或者66年文革爆发是道杠,可能那时的五六年级即53年左右出生的一批子弟,以此往上包括这批,与地方同学交往更多些,也更为地方同学所记牢。这个真不好妄断,姑妄一说。至于五中同学情况,发言权当属于五零初的大子弟们了,得由他们来说道。 由于怀旧情结,这些年多次回荣巷。事有凑巧,这每次回荣巷怀旧,几乎总能偶遇当地的乡贤故人,谈兴甚欢,真是因缘殊胜啊。还是应了上面的话,究竟荣氏人材众多,不遇这人还有那人,偶然之中有必然。 每次与每位荣氏子弟相遇,当然人各不同印象也不一样,但其中有共性的东西,即待人彬彬有礼、有很浓的书卷气、态度谦和从容、很有教养。这与军里子弟的军营硬朗气质形成鲜明对照的两极。但两极又是相通的,在对祖国故土的热爱与眷恋、对往日故友的友爱与怀念上,双荣子弟当然是共同的,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张驰不同而道则无二。 现在,就让两极相吸,介绍几位荣巷的乡贤故人。当然,实际生活还有许多,希望能勾起大家的回忆,共同添写上这些许多。 今天的图片先介绍理事会的三位成员。再介绍手头正好有照片的二位各年龄段的荣氏五中校友。
荣会长退休前是河埒中学的高级教师,几十年潜心研究荣巷古镇和荣氏家族史,成果斐然,造谐精深,是荣巷古镇和荣氏家族史的活词典;更兼全力发掘抢救和保护有关历史文化遗存,贡献尤著,被无锡市政府评为无锡十大文保名人之首。
2、荣德庆先生 荣氏文化理事会秘书长
从姓名可知,荣秘书长与荣德生同辈,是荣氏中的长辈。不独如此,这是一位真正地道的双荣兼备一身:荣氏子弟和荣巷27军军中前辈。荣前辈是58年下半年参军算59年兵,参军部队为本军79师炮团,是三块红的前辈。本军有众多59年的无锡兵,我当兵所在的79师警卫连指导员张荣生就是一位,至于荣氏子弟中究有多少本军军人,尚待进一步了解。附带一句,也许是警卫连与驻地百姓交道来往多,这些荣巷乡贤们都对林波很熟悉,谈起格外亲切。林叔叔时任军警卫连连长,大点的子弟们一定有印象。林叔叔转业前任235团副团长。 荣氏子弟不仅发展经济,创办实业来事,解放前以践履实业救国闻名天下;解放后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扛枪卫国、投军从戎亦决不在人后,忠孝之家亦爱国之族。
3、荣君豪先生 荣氏文化理事会理事 教师、人文学者和作家
君豪先生执教一生和从事教育工作,教龄43年,是德高望重的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长者。荣老师一手执教,一手又文思泉涌文采焕然,作品频出。已出版双人散文合集《江南红豆》,三人散文合集《石花》,及个人散文集《山溪集》、散文集《草木琐记》。荣老师是无锡市作协等多家文化单位的会员和成员。 荣氏一脉既是实业人家又是书香人家。
4、荣念孙先生 工业热处理技术的高级专家
上述三位先生都是七十上下的师辈人物,这位念孙先生虽然在荣氏中与荣德生老先生同辈份,但年龄却与老三届基本一辈,对子弟们说起来更近些。上述三位叙的是师生情,这位则可以是同学情了。 念孙学长66年文革时已是五中的老高三生,凡是那时在五中读高三或高二高一的学长们,可在脑海中对对号,看能否想起这位老同学。念孙学长出口能提起的有江风的姐姐兖利和马湘生与战志亭等,后俩人比他小俩级,再仔细想还说出了一些名字,就不一一罗列了。想知道五中老三届荣家老同学的本军五零一代,可与这位念孙先生联系。 念孙学长与我在荣毅仁纪念馆门口偶遇,一位老高三,一位小学四年级生,相差九级,却一见如故,聊得很开心,不舍分开,可见双荣子弟的情份和亲切。
5、荣介兴先生 退休职员
这位介兴大哥在前面四位前是小字辈了,但却因此而与我辈靠得更近了,可以拍着肩称兄道弟了,总算可以稍息稍息,轻松一下了。 介兴兄是66年荣巷小学6年级,与林爱民、刘少新同班,比我高两级。他如数家珍般提起的同级同学还有,雪汉宁、曹葆青、姜虹莉,等等。大家看,是不是离五零中间的一代拉的更近些了。 如照片中所示,我在荣巷老街行摄时,看到这生煤炉的场景,觉得很亲切很怀旧,当即咔嚓下来,再与生炉人一聊,嗨,竟是荣小校友,当时那个热乎,恰恰巧,上面第一位的荣华源老师也由此经过,仨人这通扯啊。尔后介兴兄又将我让入家中就座,泡上一杯茶,既解了口渴,半天神侃,更解了恋旧之渴。谈起荣小旧事,那个开心透亮,简直没个边了,到最后该返程时,一抬头,已华灯初上。这就是怀旧叙故的魔力啊,各位一定都有体验。 本篇就到此,五位乡贤故人,真是挂一漏万。期待这个“一”能打开大家的记忆闸门,勾起对往事故人的回忆念想。各位兄弟姐妹如想起了在荣小和五中的荣氏同学的姓名,欲恢复联系叙叙旧,请报上这些同学的姓名和年级,我们将通过文化理事会 ,尽力满足您的愿望。
今日恰逢九九“重阳节”,九九归一,登高望远。恭祝我们的长辈与“双荣”中的老者节日愉快、健康硬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