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之旅(1) 2016年5月9日20点在烟台蓬莱国际机场乘坐蓬莱——长沙航班,10点半在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安全着陆。第二天乘坐旅游专车,游览了湘江橘子洲头,橘子洲头位于橘子洲的南端,橘子洲则位于长沙市区对面的湘江江心,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洲,形成于晋惠帝永兴二年(公元三零五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橘子洲,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绵延数十里,狭处横约40米,宽处横约140米,形状是一个长岛,是长沙重要名胜之一,也是国家AAAAA(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橘子洲介名山城市间,浮袅袅凌波上,被誉为"中国第一洲"。毛泽东雕塑像:总高度32米、长83米、宽41米、总面积3500平方米,基座为纪念馆。 










沁园春·长沙_古诗文网 作者:毛泽东 (现代)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
-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
-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 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
-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 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 浪遏飞舟?
创作背景《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作于1925年12月。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写《沁园春·长沙》时的毛泽东时年33岁。当年,革命形势高涨,群众运动风起云涌。一月党的“四大”在上海召开,九月毛泽东在广州参与国民党“二大”的筹备工作,十月被推选为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毛泽东意气风发,心情很是舒畅。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一号。 一九二五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工农运动形势高涨,革命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震惊世界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也遍及十几个省,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正风起云涌地开展着。这时候,一方面是工农革命运动在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是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的镇压。那么中华民族的命运将走向何方,是继续维护黑暗衰退的反动统治,还是冲垮黑暗统治走向兴盛进步,谁将成为主宰发展方向的力量,这些问题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是毛泽东求学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一九二五年二月他从上海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八月从韶山到长沙,九月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长沙》。
|